通州湾东安街道盼来肯德基开业,这本该是件让居民欣喜的事 —— 毕竟作为全球知名快餐品牌,它曾是 “标准化服务” 与 “高效体验” 的代名词。可我这次的消费经历,却像一场不断失控的闹剧,从设施、服务到效率,全链条的混乱彻底打碎了我对这个品牌的信任。​
肯德基越来越拉跨了!

一、设施缺失:连基础服务底线都未守住​
走进门店的第一感受,是 “局促”—— 堂食区空间狭小,桌椅摆放密集,坐下后连转身都略显拥挤,完全没有快餐品牌该有的舒适用餐环境。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,作为一家面向全年龄段顾客的餐饮门店,它竟存在两处致命缺失:​
没有公共厕所。餐饮场所配备厕所是行业基本要求,可在这里,顾客若有需求,只能被迫离开门店寻找公共设施,这不仅违背了 “便利服务” 的初衷,更暴露了门店在基础配置上的严重不达标;​
没有儿童游乐区。儿童游乐区是肯德基吸引家庭客群的核心特色之一,也是品牌区别于其他快餐的重要标识,而此处直接省略该配置,既失去了品牌辨识度,也让带娃家庭的用餐体验大打折扣。​
二、服务失序:专业与尊重双双缺席​
如果说设施问题是 “硬件硬伤”,那服务态度与专业性的缺失,就是 “软件崩塌”。​
先是过度推销让人不适 —— 从进店到入座,短短十分钟内,工作人员三次上前推销会员卡,每次都带着 “不办就不罢休” 的架势,完全无视我 “先用餐” 的明确需求,把 “以顾客为中心” 的服务准则抛之脑后。​
更离谱的是餐品更换时的混乱与敷衍。11:12 我在手机下单 89 元套餐,11:40 到店时,餐品仍未备好。询问服务员,得到的只有一句冷冰冰的 “餐没齐全”,既不解释延误原因,也不提 “先上已备好餐品” 的解决方案。等我们主动提出后,更荒诞的场景出现了:​
工作人员始终没说清 “到底缺哪种堡”,只含糊问 “能不能换别的”;​
我明确强调 “不吃辣”,对方承诺更换的鸡排堡 “绝对不辣”,可端上来的汉堡咬第一口就满是辣油;​
我要求重新更换时,服务员没做任何道歉,直接把另一个本该是奥尔良鸡腿堡的餐品换成了鸡肉卷,连我已经吃下的辣鸡排堡,都没有一句解释或补偿。​
三、效率崩塌:1 小时 13 分钟的 “快餐” 煎熬​
快餐的核心是 “快”,可在这里,我却经历了一场长达 1 小时 13 分钟的用餐煎熬。​
从 11:12 下单到 12:35,套餐里的两个奥尔良鸡翅和一个脆皮鸡仍未上桌。追问时,工作人员轻描淡写地说 “还没好,要不换别的吧”,丝毫没有愧疚感。直到我反复强调 “两个汉堡已经被换过,不能再换了”,他们才勉强承诺 “给一个奥尔良烤翅,再多给一个脆皮鸡”,甚至随口敷衍 “你们要什么就给什么”。​
可实际呢?桌上只有一组奥尔良鸡翅和两块炸鸡,所谓的 “多给” 根本是空头支票。最后还是在我反复核对订单、三次提醒 “漏了餐品” 后,他们才发现还少两组奥尔良鸡翅和一个脆皮鸡,折腾到最后,也只补了一个脆皮鸡、一组奥尔良鸡翅和两块炸鸡块 —— 距离我下单,已经过去了 1 小时 23 分钟。​
这场体验,让我彻底看清了这家门店的问题:没有时间观念,没有服务意识,更没有对顾客的尊重。肯德基多年积累的 “标准化”“高效率” 品牌形象,在这 1 小时 23 分钟里,被消耗得一干二净。原本期待的 “便捷用餐”,最终变成了一场满是失望的糟糕经历。